最近好多人在問「兩間房子中間打通好嗎」,其實這個問題要考慮的面向真的不少。我自己身邊就有朋友把爸媽留的老公寓兩戶打通,結果空間變超大超好用,但另一個朋友就遇到管線重拉的問題搞到快崩潰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件事要注意哪些眉角,畢竟買房裝修都是大事啊!
先說說最實際的結構問題,不是每面牆都能隨便打掉的。特別是老房子如果是承重牆,亂打可能會影響整棟樓的安全。建議一定要找專業結構技師來看過,我朋友當初就是沒注意這個,後來多花了好幾萬補強鋼樑。另外管線重拉也是大工程,兩戶的電表、水表要怎麼整合,這些都要先規劃好。
裝修費用也是很多人會低估的部分,來看看基本開銷大概會落在哪:
項目 | 單戶裝修費用 | 兩戶打通費用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拆除工程 | 5-8萬 | 10-15萬 | 含廢棄物清運 |
水電重新配置 | 8-12萬 | 15-25萬 | 兩戶整合線路更複雜 |
泥作工程 | 10-15萬 | 20-30萬 | 包含新隔間牆 |
地板鋪設 | 6-10萬 | 12-18萬 | 面積變大材料費增加 |
風水方面雖然見仁見智,但老一輩真的很在意。像我家樓上鄰居把兩戶打通做成大豪宅,結果被巷口算命師說這樣會「兄弟相爭」,搞得他們現在客廳硬是要放個屏風擋著。其實現代人比較少管這個,但如果你家長輩很信,可能還是要考慮一下他們的感受啦。
講到生活機能就真的很誘人!我表姊他們夫妻買下隔壁小套房打通後,一邊當主臥、一邊做書房兼客房,來客人時完全不會互相干擾。而且現在疫情後很多人需要居家辦公,多出來的空間剛好能規劃成工作室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兩戶打通後總坪數變大,以後要賣的話可能比較難找到能接手的人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大的空間。
兩間房子打通前必看!專家解析5大注意事項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兩間房子打通的事情,畢竟這樣空間變大住起來更舒服嘛~不過啊,打通房子真的不是隨便敲敲牆壁這麼簡單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專家提醒的5個超重要注意事項,想改造的朋友一定要看仔細囉!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結構安全問題,很多老房子的牆壁其實是承重牆,亂打掉可能會影響整棟樓的安全。建議一定要請專業結構技師來評估,千萬不要自己亂來。再來就是管線問題,兩間房子的水電管線位置可能不一樣,打通時要重新規劃,不然以後漏水跳電就麻煩了。
注意事項 | 詳細內容 | 建議做法 |
---|---|---|
結構安全 | 確認是否為承重牆 | 請結構技師評估 |
管線配置 | 水電管線重新規劃 | 找專業水電師傅 |
隔音問題 | 打通後隔音效果改變 | 加裝隔音材質 |
採光通風 | 空間改變影響採光 | 預留窗戶位置 |
法規申請 | 需申請室內裝修許可 | 向建管處辦理 |
再來就是隔音問題,原本兩間房子中間有牆隔著,打通後可能會聽到樓上樓下的聲音變大,建議可以在天花板或牆壁加裝隔音材質。採光通風也很重要,有些朋友打通後才發現房間變得好暗,記得要預留足夠的窗戶位置,不然白天也要開燈就很浪費電了。
最後提醒大家,根據台灣的法規,這種大規模的室內裝修都要向建管處申請許可喔!不要以為是自己家就可以隨便動工,被抓到可是會被罰錢的。建議找有經驗的設計師幫忙處理這些文件,省時又省力。
最近在台灣的房產討論區常看到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把兩户打通?3大優點一次看」的話題,其實這種做法在雙北地區特別流行,尤其是一些老舊公寓的住戶,把相鄰兩戶的隔間牆打掉後,整個生活空間瞬間升級,住起來舒適度直接翻倍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種改造方式到底有什麼魔力,讓這麼多家庭願意砸錢施工。
首先最明顯的好處當然是「空間變超大」,特別是小家庭換屋預算有限時,與其花大錢買新房,不如把隔壁買下來打通。我朋友家住永和30年老公寓,原本25坪擠四口人很勉強,打通隔壁後變成50坪,客廳可以直接放L型大沙發,小孩也有專屬遊戲區,整個生活品質差超多。以下是常見的打通前後空間比較:
項目 | 打通前 | 打通後 |
---|---|---|
客廳空間 | 約3-4坪 | 可達6-8坪 |
廚房配置 | 狹長型 | 可做中島廚房 |
臥室數量 | 通常2-3間 | 可規劃4-5間 |
再來是「機能性大幅提升」,兩戶打通不是單純面積相加而已。很多人家會趁機重新規劃動線,像把其中一戶的衛浴改成更衣室,或是將兩間小廚房合併成開放式大廚房。記得去看過信義區一個案例,屋主把兩戶的陽台連通後,竟然做出一個10坪的景觀露台,晚上泡茶看101夜景根本像住豪宅,這種改造彈性是新成屋很難做到的。
最後是「隱私與互動能兼顧」,現代人既想要家人親密相處,又需要個人空間。像我有個客戶把兩戶打通後,主臥和小孩房分屬原本的兩戶區域,中間用共同客廳連接。爸媽半夜追劇不會吵到孩子讀書,週末又能全家窩在大客廳吃火鍋,這種半獨立又相連的格局,根本是三代同堂的理想解方。而且現在很多設計師會用玻璃拉門或旋轉牆面來做彈性隔間,空間變化比單戶住宅靈活太多了。
買房時就想打通?預售屋客變時機大公開!很多人在買預售屋時都會有「這面牆打掉空間更寬敞」的想法,但你知道什麼時候提出客變要求最合適嗎?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時間點,讓你避免錯過最佳修改時機,白白浪費可以打造理想格局的機會。
一般來說,預售屋的客變黃金期是在「結構體完成後到開始做隔間牆之前」這段時間。這時候建商通常會主動通知買家進行客變討論,記得要把握這個時機點提出你的需求。太早提出可能因為圖面還沒完全確定被拒絕,太晚則可能已經開始施工來不及改。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常見的工程進度對照表:
工程階段 | 適合客變項目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結構體完成 | 隔間牆位置調整、插座移位 | 需確認承重牆不可隨意拆除 |
水電配管階段 | 衛浴設備位置、廚房流理台變更 | 要配合大樓管線配置 |
磁磚鋪設前 | 地坪材質更換、浴室降板 | 可能產生額外費用 |
除了掌握時機,客變時也要注意建商提供的修改範圍。有些建商會限制只能做小幅度調整,像是單純取消隔間牆或移動門位,如果要大規模變更可能就需要另外談。建議大家提出需求前先跟建商確認清楚哪些能改、哪些不能改,避免後續產生糾紛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客變通常會有額外費用產生,特別是當你要做的修改會影響到整體結構或需要重新配管時。費用計算方式每家建商不同,有的是按修改項目計價,有的則是收取總價的一定比例。記得在簽約前就把這些細節問清楚,才不會等到要客變時才發現預算爆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