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創業賺錢這條路,特別是在物價飛漲的年代,光靠死薪水真的很難存到錢。我自己也觀察到幾個有趣的現象,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先從副業開始試水溫,等摸清楚方向再全職投入,這樣風險真的小很多。
說到低成本創業,這幾年最紅的大概就是網路相關的生意了。我整理了幾種現在台灣很常見的創業模式,給大家參考看看:
創業類型 | 初期成本 | 適合對象 | 獲利模式 |
---|---|---|---|
電商代購 | 1-5萬 | 熟悉特定商品市場的人 | 價差、團購抽成 |
自媒體經營 | 0-3萬 | 有專長或熱情分享的人 | 廣告分潤、業配 |
線上課程製作 | 5-15萬 | 專業技能者 | 課程銷售、會員制 |
手作商品 | 2-10萬 | 有手工藝專長的人 | 客製化訂單、市集銷售 |
其實創業最難的不是錢,而是找到對的商業模式。我認識一個朋友原本在科技公司上班,後來利用下班時間經營寵物用品代購,光是靠LINE群組和臉書社團,一個月就能多賺3-5萬。重點是他根本不用囤貨,都是接到訂單才跟廠商叫貨,完全零庫存壓力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現在做什麼都要先建立個人品牌。就算你只是開個小吃攤,如果會拍短影片、寫文案,生意絕對比默默做的同行好很多。我常去的永和豆漿店老闆就是這樣,他把製作過程拍成影片放在IG上,現在還要提前預約才吃得到。
很多人會問沒錢怎麼創業?其實現在網路資源這麼多,光是靠免費平台就能開始。像是我表妹大學剛畢業,用Canva設計簡單的貼文幫小商家做社群經營,一個案子收8000-15000,半年後就辭掉正職工作了。關鍵是要先跨出第一步,邊做邊調整方向。
年輕人如何用10萬塊創業?2025年最夯小資創業法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到底2025年用10萬塊可以玩出什麼創業花樣?」其實現在小本創業真的比想像中簡單,只要選對方向加上一點創意,10萬塊就能讓你當老闆!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適合台灣年輕人的創業點子,都是今年最流行的模式,投資門檻低但回報率很不錯喔。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「微型電商」,現在不用囤貨也能做!像是幫特色小店做代銷,或是自己開發文創小物,用社群媒體經營就能開始接單。我認識一個女生專賣台灣在地農產品,用IG+LINE接單,三個月就回本了。重點是要找到有特色的商品,現在消費者很吃「故事行銷」這一套。
創業類型 | 所需資金 | 適合對象 | 回本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微型電商 | 3-8萬 | 擅長社群經營者 | 2-6個月 |
寵物鮮食 | 5-10萬 | 愛動物人士 | 3-8個月 |
手作體驗課 | 2-5萬 | 有才藝者 | 1-3個月 |
代購代排 | 1-3萬 | 時間彈性者 | 立即獲利 |
另外「寵物鮮食」也是2025年的大熱門,現在毛小孩家長都捨得花錢。你可以先從接單現做開始,不用租店面,在家廚房就能創業。我表妹就是專做狗狗生日蛋糕,材料成本低但訂單接不完,後來還發展出寵物派對規劃的周邊服務。這行最重要的是要考取相關證照,讓客人吃得安心。
如果你有點手藝,「手作體驗課」會是不錯的選擇。像是最近很紅的押花手機殼、香氛蠟燭DIY,材料成本低但收費可以很高。建議可以先從社區教室或合作咖啡廳開始,等客源穩定再考慮租工作室。現在大家都喜歡體驗型消費,這塊市場還在持續成長中。
最後要提醒的是,不管選哪種創業模式,記得先把錢花在刀口上。與其砸錢裝潢,不如把預算留給行銷和產品開發。現在很多成功的小資創業家都是靠「精準投放社群廣告」起家的,這招在2025年依然很有效。初期可以多參加市集或快閃活動測試水溫,等確定方向再慢慢擴大規模。
創業新手必看!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賺錢模式?這絕對是每個想自己當老闆的人最頭痛的問題。剛開始創業真的會很迷茫,到底要賣產品還是服務?要做電商還是實體店?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判斷方法,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。
首先,最重要的是評估自己的專長和資源。如果你擅長手工藝,那開個手作工作室可能比做批發更適合;如果你人脈廣,或許可以考慮代理或仲介服務。記得把現金流也考慮進去,有些生意前期投入大但回本慢,像是開餐廳就要準備至少半年的周轉金。
這邊整理幾個常見創業模式的比較表,給大家參考:
賺錢模式 | 初期成本 | 技術門檻 | 回本速度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網路電商 | 中 | 低 | 快 | 擅長行銷、有貨源 |
實體店面 | 高 | 中 | 慢 | 有店面管理經驗 |
自由接案 | 低 | 高 | 快 | 專業技能強 |
加盟連鎖 | 高 | 低 | 中 | 想降低風險 |
再來就是要考慮市場需求。現在很流行開咖啡廳,但如果你所在的地區已經有十幾家,那就要想想自己的特色在哪裡。建議可以先做小規模測試,比如先在市集擺攤或開個蝦皮賣場試水溫,等確定有市場再擴大規模會比較保險。
最後提醒大家,創業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,重點是要符合你的生活型態。如果你是個喜歡自由的人,可能就不適合需要整天顧店的生意;如果你追求穩定收入,那接案類的工作可能就不太適合。多跟已經創業的前輩聊聊,他們的實戰經驗往往比書本上的理論更有參考價值。
為什麼90%的人創業失敗?資深老闆親授避雷指南,這問題困擾很多想自己當老闆的朋友。其實創業失敗的原因不外乎那幾種,但就是有人會不斷踩雷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資深老闆們用血淚換來的經驗,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。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「市場需求沒搞清楚」,很多人創業前根本沒做足功課,憑著一股熱情就衝了。比如開咖啡廳的人只想到自己愛喝咖啡,卻沒調查附近到底缺不缺咖啡店,或是客群喜歡什麼口味。這種情況就像下面這個表格列出的常見錯誤:
創業雷區 | 具體表現 | 解決方法 |
---|---|---|
市場調查不足 | 憑感覺決定產品 | 做問卷、蹲點觀察客群 |
成本控管失當 | 裝潢花太多錢 | 先試營運再逐步升級 |
團隊溝通不良 | 合夥人理念不合 | 白紙黑字寫清楚分工 |
再來就是「財務規劃太樂觀」,很多創業者會低估開銷、高估收入。例如以為開店第一個月的收入就能打平,結果光是食材成本就吃掉大半利潤。有位開早午餐店的老闆跟我說,他前半年都在賠錢,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沒把水電瓦斯這些固定支出算進去。這種情況在餐飲業特別常見,但其他行業也一樣要注意現金流的問題。
還有一個致命傷是「不懂得變通」,市場變化很快,如果死守著最初的商業模式不調整,很容易就被淘汰。像是有家文青服飾店,明明發現客人更愛網購,卻堅持只做實體店面,最後只好收掉。現在成功的創業者都很注重數據,會根據銷售數字隨時調整策略,這才是長久經營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