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走進朋友家的庭院门,總會被那種獨特的氛圍吸引。台灣人對於庭院門的選擇其實很有講究,不僅要考慮美觀,還要兼顧實用性和隱私性。今天就來聊聊庭院門的那些事,從材質到風格,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家院子的那一款。
說到庭院門的材質,最常見的莫過於以下幾種:
材質類型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風格 |
---|---|---|---|
實木門 | 自然質感、耐用 | 需定期保養 | 中式、鄉村風 |
鋁合金門 | 輕便、防鏽 | 質感較冰冷 | 現代簡約 |
鍛鐵門 | 古典優雅 | 價格較高 | 歐式古典 |
PVC塑鋼門 | 價格實惠 | 耐用度較差 | 簡約風格 |
最近在台灣很流行中式仿古木門,那種帶有雕花設計的實木大門,搭配傳統的銅環門扣,整個院子的氣質都不一樣了。我朋友在苗栗的老家就裝了一扇,每次去都覺得特別有味道,彷彿穿越到古裝劇裡。不過這種門要特別注意防潮處理,台灣潮濕的氣候對木材是個考驗。
如果你喜歡現代感強一點的,可以考慮鋁合金門。現在技術進步很多,鋁門也能做出各種漂亮的圖案,像是幾何線條或是自然花草的鏤空設計。最重要的是它幾乎不用保養,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真的很方便。我表姊在台北的公寓就裝了黑色鋁製庭院門,搭配白色圍牆,看起來簡潔又有質感。
說到庭院門的設計,尺寸也是個大學問。太小的門會讓院子看起來很侷促,太大的又可能顯得突兀。一般來說,單開門的寬度最好在90-120公分之間,雙開門則可以做到180-240公分。高度方面,2米到2.4米都是常見的選擇。記得要留夠空間讓家具或園藝工具進出,不然到時候搬個盆栽都要拆門就麻煩了。
庭院門怎麼選?5種材質優缺點一次看懂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庭院門要怎麼挑,其實選門就像挑衣服一樣,材質不同整個感覺就差很多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5種常見材質的庭院門,從鐵門、木門到鋁合金通通有,幫你一次搞懂它們的優缺點,這樣去建材行才不會被老闆唬得一愣一愣的~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鐵藝門,這種門看起來超有質感,花樣又多,很多歐式別墅都愛用。不過台灣天氣潮濕,鐵門如果沒做好防鏽處理,大概兩三年就會開始生鏽斑,後續保養要特別注意。再來是不鏽鋼門,雖然價格比較高,但完全不用擔心生鏽問題,而且防盜性一流,小偷看到這種門通常會直接放棄XD
喜歡自然風格的人可能會考慮實木門,木頭的溫潤感真的沒話說,但台灣的颱風季和雨季對木門很不友善,容易變形發霉,每年都要重新上漆保養超麻煩。鋁合金門就比較適合懶人,重量輕又耐候,不過款式比較單調,想要特殊造型可能要多花錢客製。最後是最近很紅的塑鋼門,價格親民又防水,但質感就普普,而且用久了容易褪色變黃。
材質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鐵藝門 | 造型多變、價格中等 | 易生鏽、需定期保養 | 喜歡歐式風格的人 |
不鏽鋼門 | 防鏽、防盜性佳 | 價格高、款式較呆板 | 重視安全性的家庭 |
實木門 | 自然溫潤、質感滿分 | 怕潮濕、保養麻煩 | 追求自然風格的人 |
鋁合金門 | 耐候性佳、重量輕 | 造型選擇少 | 想要低維護的人 |
塑鋼門 | 價格便宜、防水性好 | 易褪色、質感普通 | 預算有限的小資族 |
講到庭院門的安裝細節,很多人都會忽略門框的材質要跟門板搭配。像鐵門如果配木頭門框,接縫處很容易因為熱脹冷縮出現縫隙。另外也要注意門的開合方向,如果是外開門要留足夠的庭院空間,不然打開時會卡到花盆或桌椅就很尷尬了。
最近走在台灣的住宅區,不難發現越來越多人家的庭院都裝上了美觀的鐵門或木門。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裝庭院門?安全美觀兼顧這個現象背後,其實反映了現代人對居住品質的雙重需求。一方面要防盜安全,另一方面也想讓住家外觀更有質感,這種既能保護隱私又能提升美觀的設計,自然成為許多家庭的新選擇。
說到庭院門的種類,現在市面上選擇真的超多,從材質到款式都能配合不同風格的建築。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庭院門類型給大家參考:
門類 | 材質 | 優點 | 適合風格 |
---|---|---|---|
鍛造鐵門 | 鐵+烤漆 | 堅固耐用、造型多變 | 歐式、現代風 |
鋁合金門 | 鋁合金 | 輕巧防鏽、價格實惠 | 簡約風、日式 |
實木門 | 柚木/樟木 | 自然質感、隔音佳 | 鄉村風、北歐風 |
玻璃組合門 | 玻璃+金屬框架 | 採光好、視覺通透 | 現代極簡風 |
除了安全考量,很多人裝庭院門其實是為了打造一個過渡空間。像是有些人家會在大門和玄關之間加裝一道庭院門,這樣回家時可以先在庭院區換鞋、放包包,不會把外面的灰塵直接帶進屋內。特別是有養寵物的家庭,多這道門真的差很多,毛小孩要衝出門的機會就少很多啦!
另外現在很多新建案也都會預留庭院空間,讓住戶可以自由發揮。有些社區甚至會統一規劃庭院門的樣式,整體看起來更整齊美觀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裝設前最好先確認一下法規,像是一些舊社區或巷弄較窄的地方,可能會有開門方向的限制,這些細節都要先問清楚才不會裝了之後才發現問題。
中式庭院門DIY全紀錄,老師傅手把手教學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我中式庭院門要怎麼自己動手做,剛好上個月跟著隔壁巷子的陳師傅學了一手,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超實用的「中式庭院門DIY全紀錄,老師傅手把手教學」!陳師傅做木工超過30年,他說現在年輕人想DIY其實不難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自己在家也能做出超有質感的庭院門。
首先材料準備很重要,陳師傅特別強調木材要選對。台灣氣候潮濕,建議用檜木或柚木這種耐候性好的木材。下面是我們這次用到的材料清單跟工具:
材料/工具 | 規格 | 數量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檜木板 | 厚度3cm | 2片 | 做門板主體 |
橫樑木 | 5x5cm | 3根 | 門框結構用 |
木工膠 | 耐候型 | 1罐 | 接合處加強 |
銅合頁 | 10cm | 4組 | 要選防鏽的 |
砂紙 | 120-400目 | 各2張 | 粗磨到細磨 |
陳師傅說最關鍵的是門框要先做好,他教我們用”井字型”結構最穩。先把橫樑木切成適當長度,用木工膠加螺絲固定,記得要用水平儀確認每個角度都是90度。門板部分要預留伸縮縫,台灣夏天濕度高,木材會膨脹,留個0.5cm的縫才不會卡住。雕刻花紋的話,陳師傅建議初學者先用雷射切割好的裝飾板,直接黏上去比較簡單,效果也不錯。
上漆的步驟很多人會忽略,陳師傅特別交代至少要上三層護木油。第一層要稀釋過,讓木材充分吸收,等完全乾了再上第二層。最後一層可以加一點色漿調成喜歡的顏色,他推薦傳統的朱紅色最有中式風味。我們實際做下來發現最花時間其實是打磨,要從粗砂紙慢慢磨到細砂紙,摸起來滑順才算合格,這部分真的急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