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天氣變化真的讓人摸不著頭緒,還好有東森新聞氣象報告幫我們掌握最新動態。這幾天台灣的天氣就像在洗三溫暖,早上還出大太陽,下午就突然下起暴雨,這種午後雷陣雨的模式真的讓出門在外的上班族和媽媽們很頭痛。記得前幾天淑麗主播才提醒大家要隨身帶傘,果然沒多久就聽到辦公室外面嘩啦啦的雨聲,這種即時的天氣預報真的超實用!
說到颱風季,最近菲律賓東方海面又有熱帶擾動在發展,氣象專家都在密切觀察。根據東森氣象團隊的分析,這個系統未來可能會有兩種路徑,雖然現在還不確定會不會影響台灣,但住在東部跟南部的朋友真的要提前做好準備。像去年那個颱風突然轉彎殺過來,好多人都措手不及,還好這次有提前預警,大家才能早點檢查家裡門窗跟防颱用品。
來看看這週的天氣變化,真的是高低起伏超明顯:
日期 | 天氣狀況 | 溫度範圍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7/3 (今天) | 午後雷陣雨 | 32-36°C | 外出帶傘防曬 |
7/4 | 鋒面接近雨勢增大 | 28-34°C | 北部地區慎防局部大雨 |
7/5 | 全台有雨 | 26-32°C | 低窪地區注意積水 |
7/6 | 雨勢漸緩多雲時晴 | 27-33°C | 山區道路小心落石 |
最近東森氣象團隊也發現,因為太平洋高壓勢力減弱,台灣附近的大氣環境變得很不穩定。特別是午後熱對流發展旺盛的時候,常常會出現那種「太陽雨」的奇特景象。我昨天就親眼看到信義區那邊明明出大太陽,卻下著超大的雨,路上行人都在尖叫奔跑,這種天氣真的要隨時注意氣象報告才不會變成落湯雞。
說到溫度變化,這週雖然沒有冷氣團來襲,但早晚溫差還是很大。早上出門穿外套,中午熱到想穿短袖,晚上下班又開始涼颼颼。東森氣象主播特別提醒,這種時候最容易感冒,建議大家採用「洋蔥式穿法」,熱了可以脫、冷了可以加,才不會因為溫差太大而生病。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,更要隨時注意溫度變化調整穿著。
最近天氣真的變化超大,出門前一定要看氣象預報才安心啊!剛剛看到淑麗報氣象/週末出遊注意!午後雷陣雨熱區曝光|東森新聞的報導,這週末的天氣狀況大家真的要特別留意,尤其是午後雷陣雨的熱區,一不小心就會被淋成落湯雞。
根據氣象局的資料,這週末受到西南風影響,台灣各地都有機會出現午後雷陣雨,特別是山區跟靠近山區的平地,雨勢可能會比較大。我整理了一下最容易下雨的區域跟時段,大家出門前可以參考看看:
地區 | 容易下雨時段 | 雨勢強度 |
---|---|---|
台北盆地 | 下午2點到5點 | 中到大雨 |
桃園山區 | 下午1點到6點 | 大雨 |
台中近山區 | 下午3點到5點 | 中雨 |
高雄山區 | 下午2點到4點 | 大雨 |
花東縱谷 | 下午3點到6點 | 中雨 |
這幾天中午過後真的超級悶熱,走在路上都能感覺到空氣中濕濕黏黏的,這種天氣最容易突然下大雨。我昨天下午在信義區就遇到突然的大雷雨,還好有帶傘,不然真的會很狼狽。建議大家這幾天出門一定要隨身帶把折疊傘,最好再帶件輕便雨衣,騎車的朋友更要小心,雨來得快又大,視線會變得很差。
說到騎車,這幾天下午我發現路上的騎士都變得好謹慎,大家應該是被突然的暴雨嚇到了。特別是下班時間如果遇到下雨,馬路上真的會變得很危險,建議可以早點出門或是晚點回家,避開最容易下雨的時段。開車的朋友也要注意,雨大的時候視線很差,記得要開大燈保持安全距離。
颱風季來了!東森氣象帶你看懂今年首颱動向,各位鄉親準備好了嗎?今年第一個颱風「小犬」已經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,目前正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往西北西方向移動。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資料顯示,這個颱風雖然強度還不算太強,但外圍環流已經開始影響台灣東部海域,花蓮、台東地區的民眾要特別注意了。
說到颱風動向,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會不會放颱風假吧?讓我們來看看氣象專家怎麼說。目前預測路徑顯示,「小犬」颱風中心可能會從台灣南端擦邊而過,但受到外圍環流影響,東部跟南部地區從明天開始就會有間歇性大雨,尤其是恆春半島可能會有局部豪雨發生。以下是未來三天的降雨預測:
地區 | 7/4降雨機率 | 7/5降雨機率 | 7/6降雨機率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 | 30% | 40% | 50% |
台中 | 20% | 30% | 40% |
高雄 | 60% | 70% | 80% |
花蓮 | 80% | 90% | 70% |
每次颱風來襲,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菜價波動了。根據傳統市場攤商透露,這幾天葉菜類價格已經開始上漲,高麗菜從原本一顆80元漲到120元,空心菜也從一把30元變成50元。建議大家可以先買些耐放的根莖類蔬菜,像是紅蘿蔔、馬鈴薯這些,才不會被颱風後的菜價嚇到。另外也要記得檢查家裡門窗是否牢固,陽台上的盆栽最好先收進來,免得變成高空墜物傷到路人。
說到防颱準備,住在低窪地區的朋友要特別小心了。氣象局提醒,這次颱風雖然不會直接登陸,但配合西南氣流影響,中南部地區可能會有局部豪雨發生,像是嘉義、台南這些地方都要注意積水問題。記得要把重要物品放在高處,車子也不要停在容易淹水的地方。如果家裡有抽水機的話,現在就可以先拿出來測試看看還能不能用,免得臨時要用卻發現壞掉就麻煩了。
最近台灣各地都下起滂沱大雨,不少民眾都在問:「為何這波梅雨特別猛?氣象專家解密降雨成因」。其實這波梅雨會這麼強勁,主要是受到西南氣流增強和滯留鋒面雙重影響。氣象局表示,今年南海的西南風特別旺盛,把大量水氣往台灣送,加上鋒面在台灣附近徘徊不去,就像一塊吸滿水的海綿不斷被擠壓,導致降雨又急又猛。
根據氣象資料顯示,這波梅雨的特徵和往年很不一樣,特別是降雨強度和持續時間都破紀錄。以下是這波梅雨與往年平均值的比較:
比較項目 | 今年梅雨 | 往年平均值 |
---|---|---|
單日最大雨量 | 450mm | 250mm |
鋒面滯留天數 | 7天 | 3-4天 |
西南風強度 | 強烈 | 中等 |
雷暴發生頻率 | 高 | 中低 |
專家解釋說,這種極端降雨現象跟全球氣候變遷有關。過去十年來,台灣梅雨季的降雨強度明顯增強,而且降雨型態也從過去的綿綿細雨變成短時間強降雨。這主要是因為海洋溫度升高,導致大氣中水氣含量增加,當遇到合適的天氣系統時,就容易引發劇烈降雨。
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今年太平洋高壓的位置偏北,讓梅雨鋒面能夠長時間停留在台灣上空。通常梅雨鋒面會隨著高壓脊的變化而南北移動,但今年高壓系統的配置特別有利於鋒面滯留,就像把淋浴頭固定在同一個位置不停沖水。這種情況在過去比較少見,但近年來發生的頻率確實有增加的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