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健康!5個你忽略的小習慣 | 健康檢查前必看3重點 | 上班族必學的10分鐘健康操

最近天氣越來越熱,大家真的要好好注意健康啊!特別是這幾年疫情過後,很多人都開始重視身體狀況,但你知道嗎?健康不只是戴口罩、勤洗手這麼簡單,生活中的小細節才是關鍵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健康小撇步,讓你從日常就能輕鬆照顧自己。

首先說到飲食,台灣人最愛的手搖飲真的要節制啦!一杯全糖珍奶的熱量就超過500大卡,等於兩碗白飯耶。建議可以參考這個簡單的替代方案:

原本習慣 健康替代方案 好處
每天一杯手搖飲 改喝無糖茶或氣泡水 減少糖分攝取
宵夜吃鹽酥雞 改吃水果或優格 降低油脂攝取
白飯吃兩碗 改吃一碗+大量蔬菜 控制澱粉量

再來是運動部分,很多人說沒時間去健身房,其實在家也能動起來。像我自己就會在追劇時做簡單的伸展,或是利用廣告時間深蹲20下。最近很流行的「碎片化運動」真的很適合忙碌的台灣人,一天累積下來也能消耗不少卡路里呢!

睡眠品質也是健康的重要環節。現代人常常滑手機到半夜,這對身體傷害很大。建議睡前1小時就該放下3C產品,可以改看書或聽輕音樂幫助入睡。我自己試過後發現,不僅比較好睡,隔天精神也變超好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定期健檢很重要喔!很多人以為自己很健康就不去檢查,但有些疾病初期是沒有症狀的。像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公司健檢才發現血糖偏高,及時調整飲食才避免惡化成糖尿病。所以說,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真的不是說假的啦!

注意健康

上班族如何在辦公室維持健康?這些小動作超重要

每天坐在辦公室8小時以上,腰酸背痛、眼睛乾澀都變成標配?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就算工作再忙也能照顧好身體。首先最重要的是「定時起身動一動」,建議每小時至少站起來伸展2分鐘,去茶水間倒水或上廁所都是好藉口。偷偷告訴你,連去影印文件時都可以順便做幾個深蹲,同事問起就說是撿東西(笑)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辦公姿勢也是關鍵,很多人不知道螢幕高度要調整到視線平視,鍵盤手肘要維持90度。這裡整理幾個常見錯誤姿勢和改善方法:

常見問題 改善方式 小提醒
駝背打電腦 放個靠墊在腰後 選有支撐力的記憶棉款
螢幕太低 用書本墊高筆電 螢幕頂端與眼睛同高
滑鼠手痠痛 換垂直滑鼠 手腕要放鬆不懸空

午餐後別急著趴睡,散步10分鐘幫助消化又能清醒頭腦。抽屜裡可以放些堅果、黑巧克力當點心,比洋芋片健康多了。同事揪團訂手搖飲時,試試改點無糖茶或檸檬水,久了會發現皮膚變好也不容易累。

辦公室冷氣常常強到像冰庫,記得放件薄外套在座位,特別是後頸和肩膀要保暖。偷偷分享一個秘訣:把保溫杯裝滿溫水,冷的時候握著杯子就能暖手,還能提醒自己多喝水。螢幕設定20-20-20法則也很實用,每20分鐘看20呎外景物20秒,眼睛真的會舒服很多喔!

為什麼台灣人特別需要關注三高問題?醫師來解答

最近門診遇到好多台灣鄉親都在問:「醫師啊,我這個血壓/血糖/血脂是不是太高了?」其實啊,三高問題在台灣真的超級普遍,而且很多人都輕忽了它的嚴重性。根據統計,台灣40歲以上成年人中,每3人就有1人有高血壓,糖尿病患更是突破250萬人,這些數字真的嚇死人!

台灣人容易得三高,跟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有很大關係。大家想想看,我們是不是超愛吃滷肉飯、雞排、珍珠奶茶這些高油高糖的美食?再加上工作壓力大、運動量不足,三高不上門才怪。而且啊,很多台灣人都有「只要沒不舒服就不用管」的錯誤觀念,等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很嚴重了。

三高指標 正常值 危險值 常見症狀
血壓 <120/80 mmHg >140/90 mmHg 頭暈、頭痛
血糖 <100 mg/dL >126 mg/dL 口渴、頻尿
膽固醇 <200 mg/dL >240 mg/dL 通常無症狀

說到三高最可怕的地方,就是它會默默傷害你的身體。像是高血壓會讓血管長期處於緊繃狀態,容易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;高血糖會慢慢破壞神經和血管,嚴重可能要截肢;高血脂則會讓血管堵塞,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。這些併發症都不是開玩笑的,而且一旦發生就很難完全恢復。

現在台灣的醫療環境其實很方便,各大醫院和診所都有提供三高篩檢。建議30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每年檢查一次,如果有家族病史或肥胖問題,更要提高警覺。平常也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,現在藥局都有賣電子血壓計,操作簡單又準確,放在家裡隨時監測真的很方便。

注意健康

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什麼時候該去做健康檢查?各年齡層建議大公開」其實健康檢查真的不能拖,尤其台灣人工作壓力大、外食又多,很多毛病都是不知不覺找上門的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各年齡層該注意的檢查項目,這些都是醫生朋友特別提醒的重點,記得收藏起來隨時參考!

20-30歲的年輕人常覺得自己身體很勇,但其實這個階段最該建立基礎健康數據。建議每年做一次基本健檢,重點要放在肝功能(熬夜、喝酒超傷肝)、腎功能(手搖杯喝太多會影響)和性病篩檢(有性行為就要注意)。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就沒再量過血壓,但現在年輕人中高血壓的比例越來越高,真的不能鐵齒。

到了30-40歲,新陳代謝開始變慢,這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項目:

檢查項目 建議頻率 注意事項
血糖檢測 每年1次 早餐店奶茶喝多容易血糖偏高
甲狀腺超音波 2年1次 壓力大容易引發甲狀腺問題
胃鏡檢查 視狀況 常胃痛或火燒心的人要考慮

40歲後的身體就像開了20年的車,需要更細心的保養。除了基礎檢查,建議加做心血管評估(心肌梗塞年輕化很可怕)、大腸鏡(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)和骨密度檢測(更年期女性特別要注意)。男性別忘了前列腺檢查,很多阿伯都是拖到排尿困難才就醫。

50歲以上要進入「高規格健檢模式」,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(抽菸或煮飯油煙吸多的必做)、心血管鈣化分析(看血管堵多嚴重)、腫瘤標記(癌症篩檢不能省)都該排入清單。長輩常說「沒病不用檢查」,但等有病痛通常都來不及了,這時候子女真的要幫忙盯緊一點。

Categories:

Related Article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