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情灰暗時,你可以這樣做 | 當世界變灰暗,給自己一個擁抱 | 5個小方法,趕走灰暗心情

最近總覺得心情特別灰暗,像是被一層厚厚的烏雲籠罩著。明明窗外是盛夏的陽光,照理說應該要充滿活力才對,但就是提不起勁。這種時候連最愛的音樂聽起來都像隔了一層膜,Sonos喇叭放出來的旋律變得遙遠又模糊,完全沒有平時那種直擊心靈的感覺。

有時候會不自覺地盯著銀行App發呆,看著LOSB帳戶裡的數字,明明該感到安心卻莫名焦慮。可能是因為最近工作壓力太大,連簡單的線上轉帳操作都會手抖按錯,更別說要專心研究什麼5.1.4聲道家庭劇院了。這種狀態下,連平常最熱衷的音響論壇都懶得點開,那些關於Sonos Ace耳機的測評文章讀到一半就分心。

平常喜歡的事 灰暗時的感受
聽音樂 旋律變得刺耳
逛論壇 文章看不進去
理財規劃 數字讓人窒息
追劇 劇情索然無味

這種時候最怕朋友問「你還好嗎」,因為連自己都說不清到底怎麼了。會突然對日常小事特別敏感,像是網銀登入頁面載入慢了幾秒,或是Sonos App突然斷線,這些平常根本不會在意的小事,現在都能讓心情更往下沉。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該把用了三年的Sonos Five換掉,雖然理智知道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。

躺在床上刷手機時,總會不自覺點開AVS Forum那些音響比較文,看著別人熱烈討論Samsung和Sonos哪個好,卻連回覆的力氣都沒有。以前最期待下班後窩在沙發看電影的時光,現在連開電視都嫌麻煩,更別說要調整什麼9.1.4劇院系統了。音響開著也是白開,因為根本聽不進去。

灰暗心情

誰最容易陷入灰暗心情?這些人格特質要注意!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低潮期,但有些性格特質的人特別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。今天就來聊聊哪些人需要特別留意自己的心理狀態,畢竟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嘛~

首先,完美主義者真的超容易跟自己過不去!他們對自己要求超高,一點小失誤就會糾結老半天。我朋友阿明就是這樣,報告寫到凌晨三點還在改格式,其實老闆根本沒那麼在意啊…這種性格的人常常因為達不到自己設定的標準而自我否定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另外,過度敏感的人也很辛苦。他們會把別人的一句話、一個眼神反覆琢磨,甚至晚上躺在床上還在想「他是不是討厭我?」。這種內耗真的會讓人元氣大傷,而且很容易把中性的事情往負面解讀。

人格特質 容易陷入灰暗的原因 日常表現例子
完美主義者 自我要求過高,無法接受瑕疵 工作反覆檢查到影響睡眠
高敏感族群 過度解讀他人反應,容易自我懷疑 因同事沒打招呼糾結一整天
悲觀思考者 凡事先想最壞結果,預期性焦慮 還沒面試就覺得自己一定會失敗
過度負責型 把別人的問題當自己的壓力來源 幫同事加班到忽略自己需求

說到悲觀思考者,他們就像自帶負面濾鏡,事情還沒發生就先想到最糟的狀況。這種「預期性焦慮」會讓人一直處在緊繃狀態,我表姊就是這樣,連去超商買東西都要先想「如果店員態度不好怎麼辦」,活得超累的啦!

還有一種是過度負責的人,他們總覺得什麼事都跟自己有關,同事工作沒做完?我來幫忙!家人心情不好?一定是我的問題!這種人往往把別人的情緒重擔都往自己身上扛,久了真的會身心俱疲。我媽就是這種類型,現在學會了要適時說「不」。

什麼時候會突然感到心情灰暗?這5個時段最危險,其實跟我們的生理時鐘和日常節奏息息相關。台灣人生活壓力大,有時候明明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,卻突然覺得整個人down到谷底,這種時候很可能就是踩中了情緒低谷的時段啦!

根據心理學研究,這5個時段最容易讓人心情突然變差:

時段 原因 台灣人常見反應
週日下午 想到明天要上班 開始焦慮、提不起勁
深夜11點後 褪黑激素分泌+孤獨感 胡思亂想、負面思考
午休結束時 血糖波動+工作壓力 煩躁、不想面對下午
下雨天的傍晚 光線不足+濕氣重 莫名憂鬱、懶得出門
生日前幾天 自我檢視的壓力 覺得人生沒成就

特別要說的是週日下午的blue Monday症候群,很多上班族都會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心情變差。明明還在放假,但想到堆積如山的工作和會議,整個快樂感就直接被沖淡。這時候最容易出現「啊~好不想面對明天」的念頭,連追劇都提不起勁。

深夜時段也是情緒殺手,尤其是獨自一人的時候。台灣人習慣熬夜,但大腦在晚上11點後會進入比較敏感的狀態,這時候看什麼都容易往負面想。很多人會在這個時間點翻舊帳、鑽牛角尖,甚至突然對人生感到迷茫。

午休結束後的倦怠感也很真實,特別是吃飽飯血糖上升,再加上想到下午還要開會或趕報告,那種「怎麼才剛休息就要繼續拚」的感覺,真的會讓人瞬間心情變差。建議這個時候可以喝點冰的或起來走動一下,轉換心情比較重要。

灰暗心情

最近有冇試過明明生活冇咩大問題,但就係覺得心情灰灰哋?「為何明明沒事卻覺得心情灰暗?心理師解析背後原因」其實好常見,唔少台灣人都會遇到咁嘅情況。心理師話呢種感覺可能同我哋忽略嘅生活細節有關,唔一定係遇到重大事件先會情緒低落。有時累積嘅小壓力、身體狀態、甚至係天氣變化,都會默默影響我哋嘅心情。

以下整理咗幾個常見但容易被忽略嘅原因:

可能原因 具體表現 改善建議
慢性疲勞 即使瞓夠都覺得累,工作效率低 調整作息,適度運動
社交媒體倦怠 滑手機後反而更空虛 設定使用時間,多面對面交流
季節性情緒失調 特別係梅雨季節易發作 增加室內光線,補充維他命D
潛在壓力源 對小事特別易怒或焦慮 寫情緒日記找出壓力來源

好多時我哋以為「冇事」其實只係冇明顯嘅外在事件,但內心可能已經積累咗唔少負面感受。比如連續幾日陰雨綿綿,雖然唔算咩大事,但長期缺乏陽光確實會影響血清素分泌;又或者工作上不斷處理瑣碎事務,表面睇冇加班冇被罵,但持續嘅精神消耗都會造成情緒負擔。

心理師特別提醒,台灣人成日習慣將「又唔係咩大事」掛喺嘴邊,反而容易忽略自己嘅真實感受。有時身體會比意識更早發出警訊,例如無故頭痛、食慾改變、或者對原本喜歡嘅事物失去興趣,都係情緒需要關注嘅訊號。與其責怪自己「點解咁小事都唔開心」,不如停低諗諗最近係咪有咩需要調整嘅生活模式。

Categories:

Related Article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