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台北巷弄間發現這家超有味道的「癸戎手作私廚」,老闆阿戎師傅以前在法國學藝,回台後把法式甜點的精緻感融入台灣家常菜,那種中西合璧的創意真的會讓人驚豔!店裡用的都是當季食材,連調味料都自己手作,像招牌的「老甕剁椒」就是師傅用台灣辣椒和客家酸菜醃足180天,搭配現流海鮮那個鮮味真的絕配。
這裡的無菜單料理會根據客人預約時的需求調整,我上次帶長輩去,師傅就特別準備了軟嫩的東坡肉佐法式千層酥皮,下面還墊著南投梅乾菜,吃起來既熟悉又有新意。年輕情侶來的話,師傅可能會端出像藝術品的前菜拼盤,用台灣在地水果做的法式凍和手切生魚片,擺盤美到捨不得吃!
必點菜色 | 特色說明 | 建議搭配 |
---|---|---|
黃金雞湯鍋 | 熬煮8小時的湯底加入澎湖小卷乾提鮮 | 手打墨魚丸 |
國王派鹹酥雞 | 法式酥皮包裹台式醃雞腿肉 | 自釀紫蘇梅酒 |
潑油龍蝦意麵 | 現撈龍蝦用三星蔥油嗆香 | 現磨山葵冰淇淋 |
店裡只有20個座位,裝潢走復古工業風混搭老台灣元素,牆上掛著師傅收藏的50年代鐵皮招牌,餐具則是特別找鶯歌老師傅訂製的陶器。最特別的是甜點車會隨季節變化,夏天必試用愛文芒果做的「偽裝楊枝甘露」,底層是法式奶凍卻加入九份芋圓,吃起來超有衝突美感。記得要提前預約,熟客都知道要指定窗邊位置,傍晚陽光斜照進來的時候,那個光影搭配美食根本是IG打卡聖地!
癸戎手作私廚|台北巷弄裡的隱藏版無菜單料理
走進大安區靜謐的巷弄裡,要不是熟門熟路的饕客帶路,真的很難發現這間低調的「癸戎手作私廚」。主廚阿戎每天清晨親自跑市場挑選當季食材,沒有固定菜單,完全看當天買到什麼新鮮貨來發揮,這種驚喜感讓老客人一訪再訪。店裡只有12個座位,採完全預約制,想吃還得提前兩週卡位呢!
這裡的料理融合了台日元素,像是用澎湖明蝦做成的茶碗蒸,加入屏東黑芝麻豆腐,吃起來既有日式的細膩又有台灣在地風味。阿戎說他最愛台灣小農的蔬菜,常常跑產地直接跟農夫交朋友,所以餐桌上不時會出現罕見的山當歸或是野生過貓這種特別食材。
推薦菜色 | 特色 | 建議搭配 |
---|---|---|
胭脂蝦刺身 | 搭配自製紫蘇梅醬,酸甜開胃 | 清酒或氣泡水 |
老菜脯雞湯 | 陳年菜脯熬煮8小時,湯頭濃郁 | 台東香米飯 |
紅糟鰻魚 | 自家釀造紅糟,外酥內嫩 | 冰鎮烏梅汁 |
店內裝潢走溫馨路線,原木桌椅搭配暖黃燈光,牆上掛著主廚各地旅行收集來的食器。最特別的是用餐節奏完全由客人決定,沒有制式上菜時間,就像到朋友家作客一樣自在。阿戎常常邊做菜邊跟客人聊天,分享他對食材的堅持,像是絕不使用味精、堅持手工熬製高湯這些小細節,都能感受到他對料理的熱情。
記得上次去吃到一道讓全桌驚豔的「麻油雞肉燥飯」,用的是放山雞的腿肉,加上阿戎外婆傳下來的麻油配方,香氣撲鼻卻不膩口,同桌的香港朋友直接要求續碗。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意料理,正是無菜單餐廳最迷人的地方啊!
誰説私廚很貴?癸戎手作平價也能享受精緻手路菜,這家隱身在台北巷弄的小店,用親民價格顛覆大家對私廚的刻板印象。主廚阿戎從五星級飯店出身,卻堅持把功夫菜帶到街頭,每道料理都吃得到職人精神,從選料到擺盤毫不馬虎,最棒的是人均500元有找,完全是小資族的福音啊!
店裡招牌菜色多到選擇困難,特別推薦這幾道必點:
菜名 | 價格 | 特色 |
---|---|---|
紹興醉雞卷 | NT$180 | 雞肉嫩到不行,酒香超入味 |
古早味封肉 | NT$220 | 肥而不膩,配飯可以嗑三碗 |
手工鮮蝦餃 | NT$150/6顆 | 皮薄餡多,蝦子新鮮到會彈牙 |
環境雖然沒有高級餐廳的奢華感,但溫馨得像到朋友家吃飯一樣。開放式廚房看得見製作過程,阿戎邊做菜還會跟客人聊天,分享每道菜的靈感來源。像那道「麻油松阪豬」,就是他阿嬤的獨門配方改良的,吃起來有滿滿的家的味道。
最讓人驚豔的是季節限定菜單,每月都會換新花樣。上個月推出的「鳳梨苦瓜雞湯」意外爆紅,苦瓜處理得完全沒苦味,反而帶出鳳梨的甜,現在變成常駐菜色了。內行人都知道要提前預約,不然晚餐時段根本排不到,特別是週末經常開店兩小時就賣光光。
為何老饕都推癸戎?帶你解密私廚的獨門料理哲學
每次經過台北巷弄裡那間低調的「癸戎」,總能看到排隊人潮。這家沒有招牌的私廚,憑什麼讓老饕們甘願提前三個月預約?原來主廚阿凱師堅持「不時不食」的料理哲學,每天清晨親自到濱江市場挑選當季最新鮮的食材,連醬油都是找雲林老師傅手工釀造的。他說:「食材就像談戀愛,要找到對的時間、對的對象,才能激發出最完美的味道。」
走進廚房會發現,這裡的料理手法處處藏著巧思。像是招牌的「麻油雞燉飯」,不用常見的義大利米,反而選用台東池上米,用麻油慢慢煸香老薑後,加入米粒拌炒到半熟,再倒入雞高湯燉煮。這種中西合璧的做法,讓傳統台灣味有了全新層次。
癸戎私廚必點菜色 | 獨門秘訣 | 老饕評價 |
---|---|---|
麻油雞燉飯 | 池上米+古法麻油 | 「麻油香濃卻不膩,米心咬感超完美」 |
破布子蒸午魚 | 現流午仔魚+自醃破布子 | 「魚肉嫩到會吸筷子,醬汁能配三碗飯」 |
桂花蜜芋頭 | 大甲芋頭慢火蜜漬 | 「甜度剛好,芋香在嘴裡化開超療癒」 |
最讓人驚豔的是他們家的隱藏菜單,熟客都知道要提前預訂「季節限定款」。像上個月推出的芒果青苦瓜沙拉,用玉井愛文芒果的甜中和山苦瓜的苦,淋上梅子醬,吃過的客人都在IG上狂洗版。阿凱師笑說:「台灣每個月都有當令好料,我只是幫食材當紅娘,讓它們找到最速配的組合。」連擺盤用的食用花都是跟陽明山小農合作,早上採收下午就上桌,新鮮度破表。
這裡的用餐體驗也很「台味」,沒有高級餐廳的拘謹,反而像到朋友家作客。阿凱師常會從廚房端出試做的新菜讓客人嘗鮮,邊吃邊聊怎麼調整更好。有次聽到常客說懷念阿嬤的菜脯蛋,隔週菜單就出現升級版,加入東港櫻花蝦和宜蘭三星蔥,吃過的客人感動到差點哭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