蟬鳴預兆!夏天必知5大徵象 | 聽到蟬叫代表什麼?專家解密 | 蟬聲響起!台灣夏季徵兆解析

最近天氣熱到爆,走在路上總能聽到蟬鳴聲此起彼落,老一輩的人都說這是「蟬徵兆」,代表夏天真的來報到了。其實蟬不只是吵而已,牠們的出現跟天氣變化、環境生態都有密切關係,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小傢伙透露給我們的訊息。

你知道嗎?蟬的種類不同,出現的時間也不太一樣。台灣常見的幾種蟬,牠們的活動時間跟氣溫變化很有關係:

蟬種類 出現季節 氣溫範圍 叫聲特徵
熊蟬 5-9月 28-35°C 連續高頻鳴叫
薄翅蟬 6-8月 30°C以上 短促”滋滋”聲
草蟬 全年可見 25°C以上 輕柔”唧唧”聲

這些小傢伙真的很敏感,溫度不夠高牠們就不太愛叫。記得前陣子梅雨季的時候,連續幾天陰雨綿綿,蟬聲就突然安靜下來,等到太陽一出來,馬上又開始大合唱。農民們以前都會靠這個來判斷天氣,算是另類的天然氣象台吧。

除了預報天氣,蟬的數量也能反映環境狀況。如果你家附近突然蟬聲變少,可能是樹木被砍太多,或是噴灑農藥過量。因為蟬的若蟲要在地下生活好幾年,靠吸食樹根汁液長大,環境一有變化就會影響牠們的生存。所以聽到蟬鳴聲變少的時候,真的要留意一下週遭的生態是不是出了問題。

現在都市裡蟬聲越來越少,反倒是郊區跟山區還能聽到牠們熱鬧的叫聲。有時候黃昏散步聽到蟬鳴,雖然有點吵,但反而讓人覺得很安心,代表這附近的自然環境還算健康。下次聽到蟬叫的時候,不妨停下腳步聽聽看,說不定能從這些小傢伙的叫聲裡發現一些有趣的訊息呢。

蟬徵兆

最近走在路上,是不是總被一陣陣「唧唧唧」的聲音轟炸耳朵?為什麼夏天總能聽到蟬叫?原來是這些原因。其實這些小傢伙可是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夏日音樂家的秘密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要知道,蟬可不是隨便亂叫的喔!牠們可是有明確的目的性。雄蟬會用腹部特殊的發音器發出聲音,主要目的是吸引雌蟬來交配。這個聲音在炎熱的夏天特別明顯,因為高溫會讓蟬的新陳代謝加快,活動力更強。而且你知道嗎?不同種類的蟬叫聲都不一樣,就像在開一場大自然的演唱會。

來看看台灣常見的幾種蟬和牠們的叫聲特徵:

蟬種類 叫聲特徵 出現時間
熊蟬 連續「唧—」長音 6-9月正午
薄翅蟬 急促「唧唧唧」 7-8月傍晚
台灣騷蟬 高低起伏「唧唧—唧」 全年但夏季最活躍

這些小傢伙的生命週期也很特別。大多數蟬會在地下度過漫長的幼蟲期,有些種類甚至要待上2-5年才會爬出來羽化。等到夏天來臨,溫度夠高、濕度適宜的時候,牠們就會集體破土而出,開始短暫的成蟲生活。所以我們在夏天聽到這麼多蟬鳴,其實是牠們在把握生命最後的時光,努力尋找伴侶繁衍下一代。

另外,蟬叫聲大小跟溫度也有直接關係。研究發現,氣溫每升高1度,蟬的叫聲頻率就會增加。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太陽底下,蟬叫聲特別刺耳的原因。牠們就像自帶溫度計一樣,天氣越熱叫得越起勁。有時候清晨或下雨天比較安靜,不是因為蟬不見了,而是牠們也在休息等待好天氣。

台灣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現蟬的蹤跡?每到夏天,蟬鳴聲就是最天然的季節鬧鐘,這些小傢伙最愛躲在樹林裡開演唱會啦!其實只要往郊區或山區走,幾乎都能遇到牠們,不過有些地方特別容易發現牠們的蹤影,像是低海拔的闊葉林、公園綠地,甚至是都會區的校園裡,只要樹木夠多,就有機會看到牠們在樹幹上休息或蛻殼。

說到具體地點,台灣幾個蟬況特別好的地方真的不少。北部像是陽明山二子坪步道、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,中部的東勢林場、溪頭自然教育園區,南部的墾丁森林遊樂區、藤枝森林遊樂區,東部的富源森林遊樂區、池南森林遊樂區,這些地方因為樹木茂密、環境濕潤,根本就是蟬的天堂!尤其雨後放晴的時候,牠們活動特別頻繁,樹幹上常能看到剛蛻完殼的透明蟬衣。

不同品種的蟬其實也有自己偏好的棲息環境,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種類的出沒熱點給大家參考:

蟬種名稱 常見地區 出沒季節 特徵
熊蟬 全台低海拔森林 5-9月 體型大、叫聲宏亮
薄翅蟬 中北部丘陵地 6-8月 翅膀透明、體色翠綠
台灣騷蟬 中南部闊葉林 7-9月 叫聲像「知了知了」
草蟬 平地至低海拔草地 全年 體型小、喜歡停在草莖上

想觀察蟬的話,記得選對時間也很重要。牠們最活躍的時間通常是上午9點到11點,以及下午3點到5點,這時候不但容易聽到叫聲,也比較有機會看到牠們在樹幹上爬行。特別是剛下過雨的日子,土壤濕潤有利於若蟲鑽出地面,這時候樹幹上常會發現正在蛻殼的蟬,過程超級有趣的!記得觀察時要保持安靜,不要打擾牠們,畢竟這些小傢伙可是台灣夏天最重要的聲音藝術家呢。

蟬徵兆

蟬鳴聲突然變大代表什麼?專家解析

最近走在路上,你有沒有發現蟬鳴聲突然變得超大聲?這種情況其實不是錯覺喔!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的林教授說,蟬鳴聲突然變大通常有幾個原因,而且跟天氣變化特別有關係。夏天本來就是蟬的活躍季節,但當氣溫突然升高或濕度增加時,這些小傢伙會叫得特別起勁,像是在開演唱會一樣。

根據研究發現,蟬鳴聲大小跟這些環境因素有關:

環境因素 蟬鳴聲變化 可能原因
氣溫超過32°C 明顯增大 新陳代謝加快,活動力增強
午後雷陣雨前 突然變大 感受到氣壓變化
族群密度高時 持續大聲 求偶競爭加劇
清晨或傍晚 相對較小 溫度較低,活動力減弱

林教授還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就是當你聽到蟬鳴聲突然變大,很可能表示附近有母蟬經過。公蟬為了吸引異性注意,會瞬間提高音量,這種行為在生物學上叫做「求偶鳴叫」。而且不同種類的蟬叫聲也不太一樣,像是台灣常見的熊蟬聲音比較低沉,而薄翅蟬的叫聲就比較尖銳。

另外,住在都市的朋友可能會發現,最近幾年蟬鳴聲好像比以前更大聲了。這其實跟都市熱島效應有關,因為混凝土建築白天吸熱、晚上放熱,讓市區溫度比郊區高,蟬的新陳代謝也跟著變快。所以如果你家附近的蟬特別吵,說不定是因為你家那區比較熱呢!

Categories:

Related Article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