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跟大家做個簡單嘅雞的介紹,台灣人對雞真係好熟悉啦,從夜市鹽酥雞到家常麻油雞,雞肉可以話係我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嘅食材。不過你知道嗎?其實雞嘅品種同特性都好豐富㗎,唔單止係食物咁簡單。
先講下常見嘅雞種,台灣最普遍嘅就係土雞同白肉雞。土雞肉質比較結實,適合燉湯或者三杯雞;白肉雞就係大家喺超市見到嘅那種,肉質嫩滑,適合快炒或者炸雞。另外仲有烏骨雞,佢嘅黑色皮膚同骨頭含有豐富營養,特別適合煲藥膳湯。
雞種 | 特徵 | 常見料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台灣土雞 | 肉質結實、味道濃郁 | 燉湯、三杯雞 |
白肉雞 | 生長快、肉質嫩 | 炸雞、快炒 |
烏骨雞 | 黑皮黑骨、營養高 | 藥膳湯、燉補品 |
講到養雞,台灣有好多有趣嘅地方特色。好似南部嘅放山雞,佢哋可以自由活動,所以肌肉發達,吃起來特別有嚼勁。而宜蘭嘅櫻桃鴨雖然唔係雞,但係養殖方式同雞類似,都係台灣出名嘅禽類產品。
雞蛋都係好重要嘅部分,台灣人每日早餐嘅蛋餅、滷蛋,或者烘焙用嘅雞蛋,需求量都好大。而家市面上有各種雞蛋可以選擇,有機蛋、紅心蛋、機能蛋等等,每種都有佢嘅擁護者。特別要提嘅係,台灣嘅洗選蛋制度做得幾好,確保雞蛋衛生安全先至上市。
台灣人最愛養的雞種有哪些?在地人推薦清單來啦!養雞在台灣其實超普遍,不管是鄉下庭院還是都市陽台,都有不少人把雞當寵物或生蛋小幫手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常養、也最容易上手的雞種,這些都是在地養雞達人們真心推薦的喔!
首先要介紹的就是「土雞」,台灣本土的土雞適應力超強,完全不怕台灣潮濕悶熱的天氣。牠們肉質結實,生蛋量也不錯,重點是超級好養,隨便給點剩飯剩菜就能活蹦亂跳。很多阿公阿嬤家裡養的就是這種,從小養到大都有感情了,根本是台灣人的國民雞種。
再來是「洛島紅」,這種雞外表紅棕色很漂亮,生蛋能力一流,平均一年可以生200-300顆蛋。很多台灣家庭會養來當蛋雞,因為牠們性格溫馴,連小朋友都能輕鬆照顧。不過要注意牠們比較怕熱,夏天要記得給牠們遮陰通風。
最後不能不提「烏骨雞」,黑色的羽毛加上黑肉黑骨,在台灣被當成滋補聖品。雖然生蛋量不多,但因為藥用價值高,很多台灣人會特別養來燉湯補身體。牠們抵抗力強,不太會生病,很適合新手飼養。
雞種 | 特點 | 適合族群 | 年產蛋量 |
---|---|---|---|
土雞 | 適應力強、好養活 | 新手、鄉下家庭 | 150-200 |
洛島紅 | 產蛋量高、溫馴 | 想自給自足的家庭 | 200-300 |
烏骨雞 | 藥用價值高、抵抗力強 | 注重養生的長輩 | 80-120 |
除了這三種主流雞種,台灣還有很多人在養「矮腳雞」當寵物,因為牠們腿短超可愛,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模樣萌翻不少人。這種雞體型小,適合養在都市公寓的陽台,不過生蛋量就比較少,主要是養來觀賞用的。另外「珍珠雞」也越來越受歡迎,牠們叫聲特別,羽毛斑點像珍珠一樣,很多農場會養來當特色觀賞雞。
什麼時候是雞的產蛋高峯期?季節影響大公開
養雞的朋友們一定很想知道,到底什麼時候是雞下蛋最旺的時候吧?其實雞的產蛋量跟季節變化關係可大了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實用的小知識,讓你在對的時間點可以收到滿滿的雞蛋喔~
一般來說,春秋兩季是母雞產蛋的黃金時期。春天氣溫回暖(約15-25度),日照時間變長,這時候母雞體內的荷爾蒙會特別活躍,下蛋量自然就多啦!到了秋天,涼爽的天氣(20-28度)也是母雞最愛的產蛋環境,這時候的雞蛋品質通常也比較好。
季節 | 溫度範圍 | 產蛋量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春季 | 15-25°C | ★★★★★ | 日照漸長 |
夏季 | 28°C↑ | ★★☆☆☆ | 太熱會減產 |
秋季 | 20-28°C | ★★★★☆ | 穩定產期 |
冬季 | 15°C↓ | ★★☆☆☆ | 需保溫措施 |
夏天雖然看起來很適合生物活動,但其實對母雞來說太熱了!當氣溫超過28度,雞就會開始覺得不舒服,產蛋量直接砍半都有可能。這時候要特別注意雞舍的通風和降溫,可以在早上比較涼爽的時候多餵些高蛋白飼料,幫助維持產蛋量。至於冬天嘛,天氣冷加上日照短,母雞自然就懶得下蛋了,這時候養雞戶通常會用人工燈光來延長照明時間,模擬春天的環境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不同品種的雞產蛋高峯期也略有差異。像是來航雞這類高產蛋雞種,在春秋季可以達到90%以上的產蛋率,但本土土雞可能就只有70%左右。所以如果你家養的是土雞,看到產量比別人少也不用太緊張啦~
雞肉怎麼挑最新鮮?市場達人教你3招辨別,這可是家庭主婦們最常問的問題啦!每次去傳統市場看到攤位上滿滿的雞肉,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踩雷?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連菜鳥都能輕鬆變身挑肉達人。今天就來分享市場攤販偷偷告訴我的秘訣,保證讓你買到最新鮮的雞肉。
首先最簡單的就是看顏色,新鮮的雞肉會呈現淡淡的粉紅色,而且帶有光澤感。如果顏色開始變暗或是出現灰白色,那就表示放比較久了。特別是雞胸肉部位,新鮮的會有點透明感,放久的會變得比較白濁。記得要避開那些表面看起來濕濕黏黏的,那可能是反覆解凍過的。
第二招要聞味道,這招超實用!新鮮雞肉只有淡淡的肉腥味,如果聞到明顯的酸味或臭味,就算價格再便宜也千萬別買。建議可以把肉拿起來靠近鼻子聞,但記得保持安全距離,別把臉貼太近嚇到老闆啦。有些攤販會用冰塊保鮮,要特別注意冰塊融化後的水有沒有異味。
最後就是用手輕輕按壓測試彈性,新鮮雞肉按下去會很快回彈,肉質緊實有彈性。如果按下去留下明顯指印,或是感覺軟趴趴的,這種就不要考慮了。買雞腿時可以稍微扳開看看關節處,新鮮的會呈現淡紅色且濕潤。
挑選重點 | 新鮮特徵 | 不新鮮特徵 |
---|---|---|
顏色 | 淡粉紅有光澤 | 暗沉或灰白 |
氣味 | 淡淡肉腥味 | 酸味或臭味 |
觸感 | 緊實有彈性 | 軟爛無彈性 |
買雞肉的時候記得要早點去市場,通常早上8點前的貨最新鮮。有些攤販會把前一天沒賣完的混在新貨裡賣,所以要特別注意。如果是買全雞,可以請老闆現場處理,這樣最新鮮。現在很多超市也有賣包裝好的冷藏雞肉,要記得看保存期限和包裝是否完整,真空包裝的通常保鮮效果比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