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台灣的騙術真的越來越猖狂,手法也跟著科技進步不斷升級。光是今年上半年,全台詐騙案件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,很多人辛苦賺的錢就這樣被騙走,實在讓人氣憤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現在最常見的幾種詐騙手法,希望大家看完能提高警覺,別成為下一個受害者。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「假投資」詐騙,這類案件佔了所有詐騙案的四成左右。詐騙集團會透過LINE群組或交友軟體接近你,一開始都會裝得很專業,分享一些看似很賺錢的投資機會。等取得信任後,就會要你匯款到指定帳戶,說什麼「保證獲利」、「穩賺不賠」,結果錢一匯出去人就消失了。最近還出現用AI深偽技術假冒財經名人的案例,連影片都能造假,真的防不勝防。
另外現在超流行的就是「釣魚簡訊」詐騙,相信大家手機都收過這種訊息:
詐騙類型 | 常見話術 | 危險指數 |
---|---|---|
快遞詐騙 | 「您的包裹未取件,請點擊連結確認」 | ★★★★ |
銀行詐騙 | 「帳戶異常,請立即登入處理」 | ★★★★★ |
罰單詐騙 | 「您有交通罰單未繳納」 | ★★★ |
這些連結一點進去,不是要你輸入個資就是直接中木馬病毒。尤其現在很多長輩都開始用智慧型手機,但對這種詐騙訊息警覺性不夠,常常一不小心就上當。
還有一種特別針對科技業工程師的新型騙術,詐騙集團會假裝是獵頭公司,說有高薪海外工作機會。等工程師上鉤後,就以「辦理工作簽證需要保證金」等理由要求匯款。新竹科學園區就有不少工程師中招,損失金額都是幾十萬起跳。
最近天氣熱,很多人在家網購消暑商品,結果「假網拍」詐騙也跟著變多。詐騙集團會架設跟知名購物網站很像的假網站,或是用超低價吸引消費者下單。等買家付款後就人間蒸發,或是寄來完全不相干的劣質商品。尤其現在很多年輕人習慣用社群平台購物,更容易遇到這種詐騙。
1. 誰最容易成為詐騙目標?揭開騙徒最愛下手的5大人羣
最近詐騙案件真的越來越多,手法也越來越狡猾,連我身邊的朋友都差點中招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哪些人最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。根據警方的統計和實際案例,這5種人真的要特別小心,因為騙子最愛找他們下手啦!
首先就是「退休銀髮族」,這些長輩通常比較善良,而且手頭有退休金或積蓄。騙子最愛用「健保卡被盜用」、「孫子出車禍急用錢」這種老梗,偏偏老人家一緊張就容易上當。我鄰居王媽媽上個月就差點被假冒檢察官的人騙走50萬,還好銀行行員機警攔下來。
再來是「單身寂寞男女」,特別是在交友軟體上活躍的人。詐騙集團會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,先跟你談戀愛培養感情,等時機成熟就開始用各種理由要錢,什麼「投資虛擬貨幣穩賺」、「家人住院急需醫藥費」,等到你發現被騙,對方早就消失無蹤。
人羣類型 | 常見詐騙手法 | 高風險原因 |
---|---|---|
退休銀髮族 | 假冒公務機關、假綁架 | 資訊落差大、容易緊張 |
單身寂寞男女 | 愛情詐騙、投資詐騙 | 情感需求強烈、戒心較低 |
大學生 | 打工詐騙、貸款詐騙 | 社會經驗不足、急需用錢 |
家庭主婦 | 購物詐騙、假冒客服 | 常網購、處理家庭財務 |
小資上班族 | 假投資、假中獎 | 想快速致富、工作壓力大 |
第三種是「大學生」,這些年輕人社會經驗不足,又常常需要打工賺生活費。最近很多假打工真詐騙的案例,像是要求先買點數卡或提供帳戶,結果變成詐騙共犯。我表弟的同學就是這樣,為了賺快錢把帳戶借給別人,現在變成警示帳戶超麻煩。
「家庭主婦」也是高風險羣,因為她們經常網購,又負責管理家庭開支。詐騙集團最愛用「訂單錯誤變成VIP會員」、「商品有問題要退款」這種套路,一步步引導你操作ATM或網路銀行。我姊上週才接到假冒客服的電話,差點就把信用卡資料給出去。
最後是「小資上班族」,這些每天為生活打拼的人,最容易被「高報酬投資」或「突然中獎」的訊息吸引。我同事前陣子就加入一個LINE投資羣組,對方保證穩賺不賠,結果投入10萬後羣組就解散了,錢當然也要不回來。真的不要相信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啊!
2. 什麼時候詐騙最猖獗?年節前後這些時段要特別小心!每到過年前後,詐騙集團就特別活躍,因為這時候大家忙著領年終、包紅包,錢流動得快,一不小心就容易上當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詐騙高峰期,還有他們最愛用的手法,讓大家能提前防範。
根據警政署統計,農曆春節前後是詐騙案件暴增的時段,尤其是過年前兩週到元宵節這段期間。詐騙集團看準大家領年終獎金、準備過年開銷的時機,各種花招都會出籠。像是最常見的「假親友借錢」、「假冒銀行簡訊」、「購物詐騙」都特別多,連老人家去銀行領錢都要特別小心被騙。
詐騙高峰期 | 常見手法 | 容易受騙族群 |
---|---|---|
12月-1月(年終發放期) | 假冒投資、假中獎訊息 | 上班族、退休族 |
農曆春節前兩週 | 假親友借錢、假冒快遞 | 家庭主婦、長輩 |
春節期間 | 購物詐騙、釣魚網站 | 網路購物族 |
元宵節前後 | 假退稅、假貸款 | 小資族、創業者 |
最近就聽說有詐騙集團會假冒成銀行發簡訊,說你的帳戶有異常,要你點連結輸入個資。還有人接到自稱是久未聯絡的親戚,說要借錢應急,結果根本是詐騙。這些手法在過年期間特別多,因為大家心情比較放鬆,警戒心也比較低。尤其是長輩們,詐騙集團最愛用「你兒子出車禍要醫藥費」這種老梗,偏偏就是有人會上當。
另外網購詐騙在過年期間也很猖獗,很多人會趁年節買新衣、辦年貨,詐騙集團就開假賣場,用超低價吸引人下單,等錢匯過去就消失不見。特別是那些限時特價、限量搶購的廣告,最容易讓人一時衝動就上當。記得買東西一定要找有信譽的賣家,看到太便宜的都要多想一想。
3. 2025最新騙術大公開!這7種手法連年輕人都上當,最近真的越來越多高明的詐騙手法,連平常自認很精明的年輕人都中招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最新騙術,希望大家看完能提高警覺,不要成為下一個受害者。
首先是最常見的「AI換臉詐騙」,騙子會用深度偽造技術模仿親友的臉和聲音,透過視訊電話借錢。很多人看到熟悉的臉就鬆懈了,根本沒想到可能是假的。再來是「虛擬貨幣釣魚」,詐騙集團會假冒交易所客服,說你的帳戶有問題要你點連結處理,結果一點進去錢就被轉走了。
下面整理了幾種2025年最新出現的詐騙手法,大家一定要仔細看:
詐騙類型 | 手法描述 | 受害族群 |
---|---|---|
元宇宙投資詐騙 | 假裝是元宇宙土地仲介,用高報酬誘騙購買不存在的虛擬地產 | 20-35歲科技愛好者 |
健康檢測詐騙 | 偽裝成健保署人員,聲稱可免費升級健康檢查套裝,實際竊取個資 | 40歲以上中年人 |
求職詐騙 | 假冒知名企業HR,要求繳交保證金或購買培訓課程才能錄取 | 社會新鮮人 |
愛情包裹詐騙 | 透過交友APP建立關係後,謊稱寄送禮物被海關扣留,需支付關稅才能領取 | 單身男女 |
電子支付詐騙 | 偽造銀行APP通知,誘導點擊釣魚連結盜取帳號 | 常用行動支付者 |
假檢警詐騙 | 聲稱涉及洗錢案件,要求監管帳戶資金,手法比以往更逼真 | 50歲以上長輩 |
訂單錯誤詐騙 | 假冒網購平台客服,謊稱誤設分期付款,誘導操作ATM解除設定 | 網購族 |
最近還有一種很新的「AI心理測驗詐騙」,騙子會製作精美的心理測驗網站,說能分析你的性格和未來運勢,但要輸入個資和信用卡號才能看完整報告。很多年輕人覺得好玩就填了,結果個資外洩還被盜刷。另外「假代購真詐財」也很猖獗,詐騙集團會在小紅書或IG經營看似真實的代購帳號,等買家匯款後就消失不見。
要特別注意的是,現在的詐騙簡訊和來電顯示都可能偽造得跟真的一樣,連銀行客服號碼都能假冒。如果接到任何要求提供個資、轉帳或操作ATM的電話,最好直接掛斷再打官方客服確認。警方也提醒,遇到「+886」開頭的來電要特別小心,這很可能是境外詐騙電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