租屋族必看!這些情況買房更划算 | 專家告訴你:這5種人真的該買房 | 房租一直漲?不如直接買下來

最近在PTT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「租不如買」這個話題,特別是年輕人在糾結到底要繼續租屋還是咬牙買房。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個人狀況,但以長期來看,買房確實比租屋來得划算,尤其是現在房貸利率這麼低,每個月繳的房貸可能跟租金差不多,但最後房子是自己的啊!

先來看看租屋和買房的比較表:

項目 租屋 買房
每月支出 固定租金 房貸+管理費
資產歸屬 房東的 自己的
裝修限制 不能隨意改動 愛怎麼裝都行
長期成本 租金會漲 房貸固定
心理安全感 可能被房東趕 自己的家

我朋友阿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,他在台北租了10年房子,每個月租金2萬5,算下來已經幫房東繳了300萬的房租,這些錢要是拿去付房貸,現在早就有一間自己的小套房了。而且租屋最麻煩的就是搬家,每次房東要賣房子或是漲租金,就得開始找新房子,超級累人的。

當然買房也不是說買就買,頭期款就是第一個門檻。但現在政府有很多青年購屋優惠貸款,頭期款壓力其實沒想像中大。像我自己當初買房也是存了3年,加上家裡幫忙一點,就湊齊頭期款了。現在每個月房貸跟之前租金差不多,但住起來安心多了,還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裝潢,這種感覺真的差很多。

另外一個重點是,台灣房價長期來看都是上漲的,早點買等於是在幫自己存錢。我表姐5年前在新北買的預售屋,現在已經漲了快200萬,等於是用住的同時還賺錢。反觀租屋族,錢繳出去就沒了,完全就是在幫別人養房子啊!

租不如買

租不如買?小資族必看的5個關鍵時刻

最近房價漲得兇,身邊好多朋友都在糾結到底要繼續租屋還是咬牙買房。其實啊,租房跟買房沒有絕對的好壞,重點是要看時機對不對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5個關鍵時刻,當這些情況發生時,真的會讓人覺得「租不如買」喔~

首先,當你發現房租已經佔掉薪水三分之一以上,而且房東每年都在漲租,這時候就要認真考慮了。與其把錢送給房東,不如拿去繳房貸,至少最後房子是自己的。特別是現在銀行利率還在相對低點,每個月要付的錢其實差不了多少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情況 租房開銷 買房開銷 差異
月租金2萬 24萬/年 房貸約2.3萬/月 每月多3千
5年總支出 120萬 138萬 多18萬但擁有資產

再來就是當你工作穩定下來,短期內沒有轉職或搬家的計畫時。買房最怕的就是剛買完就要換工作地點,到時候通勤時間拉長真的很痛苦。如果你在同一家公司待了3年以上,而且對未來發展有把握,這時候買房風險就小很多。

第三個關鍵時刻是當你開始考慮結婚生子的時候。租屋雖然彈性大,但有了家庭後會需要更穩定的居住環境。很多房東不喜歡租給有小孩的家庭,與其到時候被要求搬家,不如早點規劃自己的窩。而且學區問題也是買房才能解決的痛點啊!

第四,當你發現存款已經超過頭期款,但錢放在銀行裡利息根本追不上通膨時。與其讓錢越變越薄,不如轉換成不動產。特別是現在很多新建案都有低自備的方案,小資族只要好好規劃,買房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。

最後就是當你受夠了房東各種限制的時候。想養寵物不行、想釘個層板也不行,連換個燈泡都要報備。擁有自己的房子雖然要負擔修繕費用,但至少能隨心所欲布置,這種自由感真的是租房比不上的啦!

最近在台北街頭咖啡廳,常聽到年輕人在討論「為什麼台北年輕人現在都説租不如買」,這跟過去「租房比較划算」的主流觀念完全不同。其實背後有幾個很現實的原因,讓台北年輕人開始認真考慮買房這條路。

首先,台北租金這幾年漲得超誇張,信義區一間10坪小套房月租動輒2萬5起跳,跟房貸比起來根本沒差多少。更扯的是,房東說漲就漲,租約到期可能就要搬家,這種不確定性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很煩。反觀買房雖然頭期款壓力大,但至少每個月繳的錢是固定的,不會被房東臨時加租搞到措手不及。

台北租屋vs買房每月支出比較(以30坪公寓為例)

項目 租屋 買房(貸款30年)
每月支出 35,000 42,000
是否會漲價
資產累積
裝修自由度

再來是現在利率還在低檔,政府又有青年安心成家貸款,讓買房門檻降低不少。很多年輕人算過後發現,與其把錢丟進房東口袋,不如咬牙撐個幾年買間小宅,至少老了還有個自己的窩。加上現在雙薪家庭多,兩個人一起負擔房貸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,這也是觀念轉變的關鍵。

最後是心理因素,台灣人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還是很深,長輩整天碎念「租房子是在幫別人養房」,無形中也給年輕人壓力。而且現在結婚生小孩的年輕人,更希望能給孩子穩定的成長環境,不用擔心哪天又要搬家轉學,這種安定感是租房很難給的。

租不如買

房東不會告訴你的租屋陷阱:何時該考慮買房

租屋族最常遇到房東沒說的秘密,就是「租金其實比房貸利息還貴」!尤其當你發現每月繳的房租都能付一間小宅的貸款時,真的該認真思考是不是要買房了。台灣房價雖然高,但長期來看,買房等於強迫儲蓄,租屋卻是純支出,這筆帳怎麼算都划不來啊~

租屋vs買房成本比較表

項目 租屋 買房
每月支出 租金(永遠拿不回來) 房貸(部分成為資產)
裝修限制 不能隨意更動 可依需求改造
穩定性 可能被漲租或請搬離 擁有自主權
長期效益 無資產累積 房產增值可能性
稅務優惠 可抵稅(如房貸利息)

很多租客沒注意到,當你租了5年、10年,付出的租金總額早就超過頭期款。更別說遇到惡房東動不動找理由扣押金,或是突然要賣房子讓你被迫搬家。台北市租屋族平均每2-3年就要搬一次家,光打包找房就累死人,這些隱形成本加起來超可觀!

現在房貸利率還在低檔,政府又有青年購屋優惠,與其幫房東繳貸款,不如早點開始看房。特別是30歲後工作穩定的上班族,與其擔心老了租不到房,不如趁現在規劃。當然買房前要精算還款能力,但別被「租屋比較輕鬆」的迷思騙了,那些省下的租金可能正在吃掉你未來的資產啊!

Categories:

Related Article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