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傢俬尺寸時,發現「4尺6寸 cm」這個規格特別常見,特別是台灣傳統傢俬市場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尺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,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換算小技巧。
先講最實際的,4尺6寸到底是多少cm呢?按照台灣常用的台制換算,1尺=30.3cm、1寸=3.03cm,所以4尺6寸就是:(4×30.3)+(6×3.03)=121.2+18.18=139.38cm。這個長度在台灣傢俬中很常見,特別是以下幾種情況:
常見用途 | 實際尺寸(cm)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傳統雙人床 | 139.38 | 老式公寓主臥常見尺寸 |
神明桌寬度 | 139.38 | 符合傳統文公尺紅字吉利尺寸 |
系統衣櫃寬度 | 139.38 | 配合台灣房間常見格局設計 |
特別要提醒的是,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買床墊時會直接記139cm,但其實傳統床架還是會標示4尺6寸。前陣子幫朋友搬家就遇到這個問題,他新買的139cm床墊放不進房東提供的4尺6寸床架,最後發現是因為老式床架實際內徑會多留1-2cm的緩衝空間。這種細節真的要住過老房子才會知道,現在新建案的床架規格就比較少這種情況了。
另外在傳統傢俬行訂做神明桌時,老師傅一定會問你要不要做「4尺6寸」,因為這個尺寸在文公尺上剛好落在「財」和「義」的位置。我阿嬤家的神明桌就是這個尺寸,用了三十幾年都沒換過。不過現在新式公寓的玄關通常沒這麼大空間,所以這種規格的神明桌也越來越少見了。
說到衣櫃,現在系統傢俬很流行做139cm寬的組合衣櫃,其實就是從4尺6寸改良來的。這個寬度剛好可以做成兩門衣櫃,中間再加個抽屜隔間,收納空間很夠用。我自己的衣櫃就是這個尺寸,放得下冬季厚外套又不會佔太多房間空間,真心推薦給小坪數的住家。
4尺6寸到底是多少公分?台灣人最常用的換算方式
每次聽到「4尺6寸」這種傳統尺寸,腦袋總是要轉一下才能換算成公分對吧?其實在台灣,大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記住「1尺=30.3公分、1寸=3.03公分」這個口訣。這種換算法雖然不是最精準的(實際上台制1尺=30.303公分),但日常使用完全夠用,而且超級好記,連菜市場阿嬤都在用!
想知道4尺6寸等於幾公分?很簡單啦!先把4尺乘以30.3得到121.2公分,再把6寸乘以3.03得到18.18公分,最後加起來就是139.38公分。不過台灣人通常會直接四捨五入說「大概139公分」或「差不多140公分」,畢竟量窗簾或買家具時差個0.6公分根本沒感覺啊~
單位 | 換算值(公分) | 計算範例 |
---|---|---|
1尺 | 30.3 | 4尺=4×30.3=121.2 |
1寸 | 3.03 | 6寸=6×3.03=18.18 |
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直接用捲尺量了,但遇到老一輩師傅或傳統布料行還是會用台制單位。像做神明桌、訂製旗袍這些傳統工藝,師傅都習慣用尺和寸來溝通。記得有次幫阿公訂神龕,老師傅一聽「要4尺6寸高」馬上就能想像大小,但說「140公分」他反而要愣一下呢!
另外要注意的是,台灣的「台尺」和中國的「市尺」不一樣喔!大陸的1尺大約33.33公分,所以同樣說「4尺6寸」在兩岸會差到十幾公分。之前就有朋友網購家具搞錯單位,送來發現怎麼比預期大好多,原來是沒注意到賣家用的是大陸尺寸啊~
為什麼台灣裝潢常用4尺6寸這個尺寸?老師傅告訴你
最近在幫新家裝潢時,發現好多櫃子、層板都做成4尺6寸(約138公分),好奇問了做木工30年的老師傅才知道,原來這個尺寸在台灣裝潢界根本就是「黃金比例」啊!老師傅邊釘木板邊跟我解釋,這種尺寸可不是隨便定的,裡面可是有滿滿的生活智慧。
首先最實際的就是「材料利用率」,台灣常見的夾板、木心板標準尺寸是4×8尺(約122×244公分),如果把長邊對半切就是4尺,但這樣做太深不實用。師傅們發現切分成4尺6寸的話,一塊板子可以剛好做兩個櫃體或層板,幾乎沒有浪費邊料,省工又省錢。而且這個深度放棉被、雜物都很夠用,不會太深撈不到東西,也不會太淺放不下棉被。
常見用途 | 優點 | 適合擺放物品 |
---|---|---|
衣櫃深度 | 衣服不會擠壓 | 外套、長褲、洋裝 |
層板深度 | 視覺比例剛好 | 書籍、收納盒、擺飾 |
儲物櫃 | 拿取方便 | 棉被、行李箱、季節家電 |
另外老師傅還透露,台灣住宅的房間普遍不大,4尺6寸的櫃體放進去剛剛好,不會讓空間顯得壓迫。像主臥室擺個4尺6寸的衣櫃,旁邊還能放床頭櫃;客廳做這個深度的電視櫃,也不會擋到走道。而且這個尺寸跟台灣人平均身高很搭,女生踮腳尖、男生不用彎腰就能拿到最上層的東西,根本是為台灣居家環境量身訂做的啦!
說到施工細節,老師傅放下鋸子補充,4尺6寸的櫃體在搬運時也特別方便。台灣公寓電梯門和樓梯轉角都有一定尺寸限制,這個深度的家具進出完全沒問題,不會發生卡在樓梯間搬不上去的窘境。連裝潢廢棄物清運都很方便,拆解後的板材尺寸剛好能放進垃圾車,難怪從老師傅的爸爸那輩就開始沿用這個尺寸了。
如何快速把4尺6寸換算成公分?3秒鐘搞定
每次聽到「4尺6寸」這種傳統尺寸,是不是都覺得頭很痛?其實換算成公分超簡單的啦!台灣人最熟悉的尺跟寸,跟公制單位的換算其實有固定公式,記住幾個關鍵數字就能秒速轉換,以後買傢俱、量身高都不用再煩惱看不懂傳統單位了。
首先要知道,台灣常用的「台尺」跟中國的「市尺」不一樣喔!1台尺=30.3公分,1台寸=3.03公分。所以4尺6寸就是:(4×30.3)+(6×3.03)=121.2+18.18=139.38公分。不過實務上我們都會直接四捨五入,所以大概就是139公分啦!
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超實用的對照表,常見尺寸一秒查:
傳統尺寸 | 換算公式 | 公分數(約略) |
---|---|---|
1尺 | 1×30.3cm | 30.3cm |
1寸 | 1×3.03cm | 3.03cm |
4尺6寸 | (4×30.3)+(6×3.03) | 139cm |
5尺 | 5×30.3cm | 151.5cm |
6尺 | 6×30.3cm | 181.8cm |
如果覺得記公式太麻煩,其實手機計算機就能快速搞定。先把尺轉公分(乘以30.3),再把寸轉公分(乘以3.03),兩個數字加起來就完成啦!像4尺6寸就是先算4×30.3=121.2,再算6×3.03=18.18,最後121.2+18.18=139.38,整個過程真的不用3秒鐘。
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直接用公分比較習慣,但老一輩還是很愛用尺跟寸,特別是買床墊、窗簾的時候。建議可以把這個表格存起來,或是記住1尺≈30公分、1寸≈3公分這個大原則,遇到4尺6寸這種尺寸就能快速心算出約140公分左右。